網誌

談練琴:美樂良朋為伴,純粹而不孤單

筆者有幾位學生是非常熱愛練琴的。上學前、放學後、臨睡前,彷如一日三餐地自發練琴,甚至令爸爸笑言「再練琴,不做功課,便將琴賣掉!」;有學生在旅遊時,也帶上紙鋼琴,晚上在酒店中默練;有學生以椅墊製成小舞台,練表演,就連智能手錶內都是音樂,可以隨時隨地聆聽;也有學生主動教家長彈琴,一齊練;更有學生會拍下練習片段,然後寄予筆者作課外點評。為甚麼別人眼中的沉悶苦差,他們卻如此主動認真呢?那是因為透過教育,燃點起內心的熱愛;音樂成為人生的良伴,練琴就好像與自己、與作曲家、與樂器對話,達致人樂合一。

 

不過,對剛學樂器的小朋友而言,筆者通常要求他們不要在家練琴。剛開始的時候,興趣未濃,姿勢未懂,樂曲單調,所有協調都未掌握,也未懂自我糾正,一不小心便會練錯,錯了六天的習慣很難在每星期 45 分鐘的課堂內改正的,結果每課只重覆地修正練琴的壞習慣,而未能學新技巧,減慢了進步的速度。另外,若小朋友不主動練習,家長容易焦慮:『小孩子是否沒有興趣?』、『一星期只上課一次,會否進步不彰呢?』若家長按耐不住,叫着子女練琴,那麼小朋友對練琴的印象,就如行禮如儀一樣,只是課業,只是苦差。那麼,是否在家就不用練習呢?當然不是。這時,應該用針對性的遊戲去温習,如未能準確認音,就應玩 Flashcard;如身體未放鬆,就玩瑜珈的大休息;如眼睛未集中,就玩讀譜等。家長可在家中,用充足的時間,幫忙解決課堂內發現的問題,而且一定要有耐性地協助小朋友克服困難,常鼓勵和稱讚。小朋友通常會主動地多做有趣、且自己覺得是強項的事;若能捕足此心理,便可令在家練習正面及有效。

 

對已進入中級或以上、並能自發練琴及自我糾正的學生而言,練琴應該是一個探索、提升、享受的過程,是與自己相處和與大師神交的時刻。彈琴是身、心、藝的訓練,練習基本上可分為五種:技巧的練習、思考創意的練習、情感表達的練習、參考名家的練習,以及文化視野的練習。首先要慢練,可分開手或合手,如放大鏡般,解決技術的困難,在更多的時間內,理順身體的協調、音之間的關係和拍子,訓練每一寸肌肉和骨頭,然後慢慢加速,反覆而不帶情感的練習,去掉所有暗藏的隱憂,令一對手可以無阻地表達所思所想。隨之而來,便是要去推敲作曲家的深意,解構樂曲,專注於將樂譜上所有的標示,細緻地做出來,思考音質、樂句、和聲、層次、方向感、落指的角度和力度等,然後,富創意地以不同手法去試、去實驗。當身、腦差不多時,便要加上心。透過豐富的想像、敏銳的情感,去表達音樂裡、形而上的訊息、故事、情緒、人物、場景,把自己化身成一位演員,穿梭於複雜多變的音樂空間。當差不多有自己的想法時,便可聆聽其他名家的演奏,吸收養份和靈感,集各家之大成,繼而建立起自己的一套。而作為一位藝術家,就必須擴闊視野,體驗人生,閱讀音樂書籍,了解文學、歷史、哲學、以至其他藝術如畫、舞、戲等,思考與音樂的關係,還要多與其他藝術家多談、多接觸。這一切,都會豐富自己的藝術;所以,只要用眼看、用耳聽、用嘴唱、用腦想、用心感受,隨時隨地,都在練習中。

記得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進修時,天未亮便起床,毛毛細雨下,背着書包,與其他同學們,在閘外等學校開門,慢慢也成為朋友。在沒有課的時候,一進入學校便飛奔到琴室,爭取兩小時練琴時間,以技巧練習開始;然後又走到另一琴室,再爭取兩小時思考創意的練習。在學校飯堂午飯後,立即到 Record Library 聽大師的錄音,繼而多爭取兩小時,在黃昏感覺濃時,加入情感的訓練。在學校飯堂晚飯後,可能外出欣賞音樂會,或是再多練兩小時。回到宿舍後,臨睡前,或閱讀樂譜加深記憶,或閱讀各類名著,或與其他藝術同學討論學術,一天便如此充實、專注地渡過。有時,還因樂曲(獨奏曲、室樂、協奏曲)、表演、比賽、大師班太多,而感覺八小時練習還不夠。記得第一次,老師要求一星期內要把全套布拉姆斯的六首鋼琴作品,Op 118,由全新變熟練,臻於演奏水平,務求於課堂在其他同學面前彈奏自如。為了那次演出,筆者連用餐的時間都用來讀譜,一邊食,一邊以眼睛去記譜;自此之後,便是去到一星期要完成一套作品或整首協奏曲的程度了。那時的突飛猛進,其實是來自練琴和自己的思考,上課時老師話不多,只是點評一下,並為學生設下目標。這段奮鬥的歲月,純粹卻並不孤單,因為練琴的過程中,結交了不少好友,也神交了不少對音樂無比熱愛的靈魂,非常快樂滿足。

 

撰文:Jenny校長

此文於2021年4月20日在《Music and Story》刊登